今年“5·19中國旅游日”以“錦繡山河,美好旅程”為主題,展示了我國文化和旅游新產品新業態。從“AI推薦”目的地道如今的“AI決策執行+預定執行”,借助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智能算法,多模態大模型正成為游客追求個性化與深度體驗的絕佳助手,其正不斷重塑著文旅產業的價值創造模式。
AI智能體煥新文旅出行體驗
從智能客服到AI管家,AI智能體正快速滲透到文旅行業,提升游客的文旅出行體驗。
近期,安徽黃山、江西廬山等多個景區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在智能交互、場景服務、伴游體驗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與此同時,中旅國際、中青旅、嶺南控股等多個旅游企業也將AI廣泛應用于智能客服、虛擬導游等領域,推動文旅產業向智能化、個性化方向轉型升級。
在浙江杭州,依托DeepSeek的深度學習能力,文旅智能體杭小憶能預判游客偏好!當游客問到“蘇東坡與杭州故事”時,她以《晴雨奇句》為名,講述了蘇東坡給杭州留下千古名篇《飲湖上初晴后雨》。
此外,用戶點開途牛旅游網自主研發的“AI助手小牛”旅游應用,便會獲得機票、酒店、火車票等產品的智能搜索、自動比價、個性推薦、打包預訂等一站式服務。
AI技術驅動文旅行業智能化轉型
景區火熱的背后,是文旅企業對AI技術賦能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傳統文旅企業面臨著提升服務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創新產品體驗等多重挑戰。而AI 技術通過對景區服務體系的重構、游客消費場景的創新以及文旅管理體系的升級,重塑了文旅產業的價值鏈,更為游客、企業和管理者搭建起高效互聯的生態橋梁。
例如,走進陜西省圖書館高新分館,立刻被AI技術構筑的“造夢空間”深深震撼。在這里,人們可以與藝術大師共同作畫,在屏幕前自主繪畫的圖案,幾秒之后便能生成莫奈同款筆觸色彩繪制的佳作。
大唐不夜城數字文商旅項目聯合科大訊飛、同程旅行推出大唐不夜城數字文商旅小程序,該項目落地的數字文商旅小程序里還嵌入了AI虛擬人“唐小寶”。此外,大唐不夜城數字文商旅項目通過“AI虛擬人+AR數字游+景區權益卡”的融合發展模式,進一步提升了游客體驗樂趣。
深度融合仍存在瓶頸
盡管 AI 在文旅行業的應用前景廣闊,但目前深度融合仍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數據孤島問題成為阻礙二者深度融合的一大障礙。在文旅行業中,不同部門、不同企業之間的數據往往處于分散孤立的狀態。景區、酒店、旅行社等各個環節的數據存儲格式、標準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共享機制。這導致AI難以獲取全面且連貫的數據來進行深入分析和應用。
其次,技術適配成本高也是一個難題。一方面,硬件設施的更新換代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另一方面,軟件系統的開發和調試也面臨著較高成本。此外,員工對于新技術的學習和適應也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進一步增加了技術適配的成本。
最后,AI應用的安全性與隱私保護問題。在文旅場景中,AI系統會收集大量游客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聯系方式、行程安排、消費習慣等敏感數據。一旦這些數據遭到泄露或被惡意利用,將會給游客帶來嚴重的損失和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