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固態電池板塊大漲,市場熱度高漲,仿佛固態電池一夜之間就要走進千家萬戶。然而,固態電池真正走向產業化應用,仍有技術、制造、工藝等多道難題待破解,距離真正商業化量產仍有很大差距。”9月14日,有電池企業負責人在2025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一針見血地指出固態電池發展現狀。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國內固態電池正沿著多元技術路線協同發展,半固態電池已實現裝車應用,多家企業的全固態電池中試線正加快建設,并明確了量產時間線。材料成本控制仍是實現全固態電池量產的關鍵挑戰。短期內,液態鋰電池的基本盤仍然穩固。有受訪專家表示,固態電池有望率先在低空飛行器等新興領域得到真正商業化應用。
● 本報記者 李嬡嬡
產業熱度攀升
加速固態電池布局已成為國內外競爭的焦點,是全球電池產業競爭的新賽道。
“全固態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替代現有的電解液,從根本上消除電芯燃爆風險,具備高比能和高安全性,被行業視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中汽新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長虹表示。
“目前行業固態電池處于固液混合狀態即半固態電池,液態含量比例約7%-8%。”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戰略規劃部總經理楊彥鼎對記者表示。
近期,固態電池領域熱度頗高,不僅迎來資本市場的青睞,更在產業層面實現了關鍵技術的接連突破。例如,日前,億緯鋰能(維權)“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成功下線,為10Ah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達300Wh/kg,主要面向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以及AI等高端應用領域。
楊彥鼎對記者表示,東風集團正在研發基于氧化物和聚合物的新型復合電解質半固態電池,大幅降低電池內阻、加快充電速率、提高效率,當前循環壽命達1200次,低溫續航表現較為優異。同時,東風集團圍繞固態電池搭建全鏈路測試體系,從材料到電芯再到電池包,全方位驗證產品可靠性,目前已通過170℃熱箱安全實驗,遠超液態三元電池130℃的水平,安全閾值大幅提升。
半固態電池兼顧技術成熟度與市場接受度,將逐步推動固態電池技術走向商業化。
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介紹,蜂巢能源對半固態電池和全固態電池有明確的量產和開發規劃。當前,蜂巢能源已完成第一代270Wh/kg方形電芯開發,建成2.3GWh的半固態電池產線,11月開始量產交付給車企;目前已收獲某央企eVTOL半固態電池定點項目;今年年底將完成10Ah級全固態電芯體系開發,能量密度達400Wh/kg。
多重難題待破解
一位電池企業從業者對記者表示:“雖然近期固態電池市場熱度非常高,但是如何攻克固態電池產業化難題,公司仍千頭萬緒。”
記者調研了解到,全固態電池真正走向產業化應用,仍有技術、產線制造、量產工藝、成本等多個難關要過。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芳表示,在現有的固態電池體系下,仍存在液態鋰電池的“呼吸效應”問題,長期循環的體積變化會影響電池結構,致使電池突然失效,產生電解質斷裂、枝晶蔓延等問題影響電池安全。因此,仍需要攻克固固界面的接觸問題。
楊彥鼎表示,尤其是全固態電池的開發和產業化仍面臨諸多難題,包括電芯制備工藝、成本問題和量產穩定性控制等。
楊紅新表示:“近期,有企業宣稱其推出適應全固態電池量產的設備,事實上,這些設備和工藝并沒有固化,離量產還有非常大的差距。目前,全固態電池的成本比液態電池高得多,即使兩三年后,可能還有5-10倍的成本差。因此,如何解決材料的成本控制問題,是面向量產的關鍵。”
不過,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許艷華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度并不緩慢,各大企業都在全力推進,只是在技術突破過程中確實面臨諸多挑戰,無論哪條技術路線,都存在各自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最終肯定能夠走通。
應用前景可期
楊彥鼎對記者表示,當前固態電池的熱度很高,對于行業而言是一件好事,意味著行業正集中力量攻關固態電池產業化難題。事實上,從半固態電池走向全固態電池是一條漸進式的路線,目前,無論全固態還是半固態路線都在并行探索,兩者都有其合理性。
“未來,希望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加強協同創新攻關,尤其是在底層材料等關鍵技術領域。對于車企而言,可以將精力更多集中在集成與應用創新領域。”楊彥鼎說。
另外,有受訪專家表示,固態電池應用場景多元,新能源高端車電量需求大且對快充和循環能力要求高,電池安全問題必須解決;eVTOL對電池安全性能要求極高;人形機器人市場預期很大,且使用場景特殊,更需要電池本征安全。
許艷華對記者表示,固態電池現階段成本仍顯著高于液態電池,低空飛行器等新興領域由于本身產品價值較高,對電池成本的敏感度相對較低,更關注性能與安全性,因此,有望成為固態電池率先商業化應用的領域。
未來一段時間內,液態、半固態、全固態電池可能將處于共存的狀態,適配于不同市場需求與細分場景。
楊紅新認為,液態鋰電池是當前絕對的主流產品,是支持技術創新的根基,仍有很多技術提升空間;半固態電池作為一種過渡產品,重點會在高端汽車領域和低空飛行器、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快速普及,其技術路線處于多元發展階段,仍沒有找到快速實現商業化的解決方案;全固態電池是未來需要突破的技術,是下一代動力電池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