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余年來,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持續追蹤商業趨勢與戰略方向,基于對超過70,000名全球企業高管的調研,從高層管理者視角洞察企業未來的挑戰與機遇。在2025年全球COO調研中,IBM對1920位首席運營官(COO)開展了問卷調研,并重點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國際頭部企業COO進行深度訪談,探討在當前快速變化且日益復雜的時代背景下,COO應如何進行組織變革和引領運營轉型。
近日,TCL科技集團首席運營官王成先生在深圳接受了IBM商業價值研究院高級咨詢經理王莉女士的專訪,圍繞全球COO調研的核心議題展開深入對話。以下全部內容均整理自王成先生的獨家訪談與分享,期待這些寶貴經驗能為正處于出海征程中的廣大中國企業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不出海就出局”! 作為中國最早出海企業之一,TCL在20多年前就開啟了全球化征程,如今海外業務已成為TCL營收和利潤增長的重要支柱。在這一歷程中,TCL以標準化產品奠定規模化經營基礎,通過模塊化設計靈活應對個性化需求,在長期的摸索與實踐中,逐步構建起與產品形態適配、高效協同的全球化管理體系和運營模式,不斷鞏固其在消費電子行業的領導者地位。

在“后全球化時代”實現“超級全球化”
20年前,“世界是平的”。全球化進程帶來溝通協作成本的極大降低,企業在“平坦”的舞臺上突破區域限制,參與全球范圍內的競爭與合作。而今天,逆全球化趨勢、關稅貿易壁壘不斷加強,世界步入“后全球化”時代,全球經貿格局深度重構。
在此背景下,TCL提出全球化3.0的目標,致力于成為一家“超級全球化”公司(superglobalcompany),推動企業平衡“統一與分權”的組織形式,實現高質量的增長。這意味著,總部與當地實體間的關系是兩個平等實體間的交易關系。總部扮演可擴展的平臺角色,對接不同種類的業務;海外經營實體帶動中國高價值工業中間品和裝備出口,并融入當地經濟生態,與當地共榮共生,助力當地供應鏈的建設,并要在就業與稅收等方面為當地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要實現“超級全球化”運營,企業必須對組織能力體系進行系統性重塑,全面重構組織架構、流程機制、規則標準、數字化支撐、團隊建設、繼任計劃及考核激勵等關鍵環節。其核心邏輯在于實現全球化協同與本地化經營的高效適配,最終在全球范圍內“再造5個TCL”!
AI的成功是業務的成功
人工智能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正推動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這將成為企業開啟下一階段增長的核心引擎。AI最能發揮價值的場景主要可歸納為三類:一是資金密集型場景,能夠顯著節約資金成本;二是人員密集型場景,例如促銷活動、客服中心及共享服務中心等,可有效提升運營效率;三是數據集中型場景,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深度分析,提煉出具有高價值的洞察與決策支持。
TCL的AI布局,一方面,是在現有算力平臺基礎上進一步推出智能體集市,推動全員使用AI、開發AI,激發應用AI的熱情和效果;另一方面,是建設有業務價值的場景,讓AI輔助經營和運營決策,使決策更加高效、準確、理性、全面和智能。
需要明確的是,AI的成功將最終體現為業務成功,業務部門是AI應用真正的owner(主導者)。AI應用要由業務驅動,技術護航。AIAgent的設計與實現要由業務部門提出需求、承諾價值并投入資金與資源,而AI團隊則從技術角度去支持,為業務創新賦能。
王成特別強調:AI的應用效果與企業的數字化基礎有很大的關系,數字化的鴻溝無法在瞬間被填平。唯有當數據干凈、完整,數據基礎扎實時,AI才能在某些領域產生價值,讓使用者受益,邁向正向循環,最終實現規模化采納與應用。
數智化進程中的COO角色進階
在王成看來,傳統的COO角色主抓供應鏈、運營效率和交付保障,而他認為自己的職責更多是打通從戰略到執行的全流程,貫通資金、人才與組織能力這三個關鍵維度。在“責任下沉、授權到位”的總部管控機制下,確保各下屬業務單元、各環節有效落實并執行總部的要求,最終為整個TCL的戰略實現和商業成功盡一份力。
此外,作為COO,他還需敏銳洞察不同業務的發展趨勢,掌握其發展的周期性,并基于動態需求做出前瞻預判,科學地安排創新性項目投資的優先級。王成表示,一些對未來發展有益的能力建設和長遠投資,即便短期內可能使得財務報表承壓,也要堅定投入必要資源。唯有放眼長遠,才能在未來發展中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