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不再只是娛樂內容的聚集地,它正迅速演變為品牌商不可忽視的商業戰略要地。
近期,蘋果公司在iPhone 17全球首發前一周,突然宣布入駐抖音商城。
這一舉動無疑具有標志性意義——它徹底改寫了內容電商時代的新品發布規則,也再次印證了“流量在哪里,商業就在哪里”的當代市場邏輯。
圖片來源:IC photo
從克制到主動擁抱
企業戰略的轉向,往往源于市場的壓力與機遇。
曾經,蘋果對中國市場的渠道選擇極為克制與審慎。2014年,天貓歷經激烈競爭,才拿下國內首家Apple Store官方旗艦店的資格,京東、拼多多雖多次以補貼方式爭取合作,卻始終未獲正式認可。即便是用戶量龐大的微信,也直到2023年才迎來Apple Store的小程序入駐。
而十一年后的今天,抖音成為第二個被蘋果官方選中的平臺,其背后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
2024年,蘋果iPhone在中國內地出貨量同比下降17%,在前五大廠商中跌幅最大。面對銷量壓力,蘋果不得不調整策略:2025年不僅多次啟動價格調控,iPhone 16 Pro系列更在618大促前大幅降價;8月,蘋果更首次在中國內地關閉門店——大連一家Apple Store正式停業。
在這一背景下,抖音不再只是一個“備選渠道”,而是蘋果重建用戶連接、實現精準曝光的戰略選擇。
不僅國際巨頭如此,本土品牌也在借助抖音實現跨越式增長。
安徽曦強乳業旗下淮北市牛奶廠與抖音“心動大牌日”合作,5天實現支付GMV突破520萬元,曝光超300萬。8月16日首場直播即登頂全國美食榜TOP1,GMV迅速突破200萬元,實時在線人數超2200人。執行董事長王瑾親臨直播間開展牛奶科普,半小時觀看人數突破8900,成交超80萬元。
抖音正在成為品牌與用戶直接對話、高效轉化的新場域。
汽車行業同樣將抖音視為必爭之地。華為余承東的抖音賬號入駐4個多月,粉絲量即突破1015萬。他通過短視頻宣傳智能眼鏡、問界M8等產品,不僅大幅提升曝光,也顯著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問界M8上市72小時內大定訂單突破4.4萬臺,印證了內容預熱與用戶互動的爆發力。
長安汽車(12.360, 0.02, 0.16%)、埃安等也積極布局抖音直播和跨界聯動。埃安在成都車展聯合抖音達人“燒餅軍火哥”小楊,實現展臺爆滿、破圈傳播。
這些案例表明,抖音已從輔助渠道升級為品效合一的核心陣地。
內容重構消費新場景
“內容為王”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當下最真實的商業方法論。
抖音日活超10億,它不僅是流量池,更是一個能夠同時承載品牌敘事和銷售轉化的生態體系。“抖音心動上新日”在2024至2025年一季度,共助力超200場新品活動、500+新品首發,平均爆發系數超180%,全域曝光破200億,支付GMV近50億元,覆蓋用戶過億。
內容與渠道的真正融合,使“看到即買”成為現實,也推動了一種以內容為核心驅動的新營銷模式的形成。
北京環球度假區是另一個成功案例。在今年4月的“抖音心動上新日”活動中,通過街舞大神肖杰空降、現場快閃、游客互動等創意內容,成功打造#街舞的風吹到了北京環球影城#熱點話題,登頂同城榜TOP1。同時,三天專場直播在游園氛圍中推動新品銷量達到高峰。
內容不再僅是“輔助宣傳”,而是體驗的一部分、傳播的起點和銷售的引擎。
汽車行業的內容生態也在抖音快速擴張。
捷途品牌發布“2025抖音生態運營計劃”,要求團隊打造“汽車生態產品經理”型人設,“既懂技術又愛搞笑”;新能源品牌則通過抖音與小紅書實現年輕化、場景化運營。數據表明,35歲以下車主占比已超50%,女性車主比例持續提升,內容偏好正在重塑汽車營銷的語言和渠道。
2021年,抖音汽車內容創作者同比增長112%,日均發布1.2萬條內容,萬粉創作者增長179%,垂類達人超1.8萬。抖音已成為汽車品牌用戶溝通和新品發布不可或缺的主陣地。
抖音不再只是一個平臺,而是一種商業基礎設施。
它重新定義了“人貨場”的關系——人以興趣聚合,貨以內容呈現,場以流量重構。品牌如蘋果的入駐,不僅是一次渠道擴展,更是一種戰略宣告: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唯有融入內容場,才能掌握話語權。
內容電商的本質,是讓產品成為內容的一部分,讓消費成為體驗的延伸。在抖音,每一個視頻都有機會成為櫥窗,每一次互動都可以轉化為信任。在這里,新品發布不再只是上市,而是登場。
(作者:雷晨 編輯:張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