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人工智能技能服務聯盟成立暨江蘇移動人工智能實訓基地揭牌儀式在江蘇(武進)技能人才服務產業園隆重舉行,20余名政府、高校領導,人工智能領域行業專家參加活動,共同見證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

常州市人工智能技能服務聯盟成立暨江蘇移動人工智能實訓基地揭牌儀式現場
據麥肯錫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對AI專業人才的需求預計將達600萬人,人才缺口可能高達400萬人。今年8月2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實施“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六大重點行動,并強調要強化基礎支撐能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符合人工智能人才職業屬性和崗位特點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更好發揮領軍人才作用,給予青年人才更大施展空間。
面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國移動江蘇公司(以下簡稱“江蘇移動”)在常州市人社局、常州市數據局、武進區人民政府指導下,依托自身數字技術優勢及常州產業基礎,扎實落地與常州市人民政府簽署的推動“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合作框架協議,聯合江蘇(武進)技能人才服務產業園、常州大學等多方力量,共同成立人工智能技能服務聯盟,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應用創新與成果轉化,并建設人工智能實訓基地,系統化開展人工智能領域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為常州乃至全省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常州市人工智能技能服務聯盟正式成立
據江蘇移動常州分公司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總監余斌介紹,人工智能實訓基地面向高校在讀學生、待就業人員、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三類群體,設計了人工智能訓練師、互聯網高級AI開發工程師、江蘇移動AI開發工程師實訓三套課程體系。“課程包含理論和實操兩部分,全部由擁有豐富AI大廠從業經歷的AI應用實踐專家線下面授,能從‘零基礎’教到直接上崗,培訓所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的技術領域具有權威性和官方認可度,并且被AI領域頭部企業列為優先錄用條件。”

江蘇移動人工智能實訓基地正式揭牌
“為實現培訓效果最大化,我們還將自主研發的‘常慧煉’大模型應用開發實訓平臺、‘紫晨’視覺AI平臺兩大核心AI能力平臺引入基地,幫助學員開展一站式AI研發與實戰能力提升訓練。”余斌介紹說。“常慧煉”大模型應用開發實訓平臺深度融合了DeepSeek R1/V3、通義千問3.0等開源大模型,創新采用“輕代碼+智能體工作流”開發模式,讓“零基礎”的開發者也能快速構建文本類AI智能體。“紫晨”視覺AI平臺則通過提供視覺小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算法,幫助開發者研發高性能低消耗的AI智能體,高效響應城市綜合治理等場景的視頻、圖像處理需求。
目前,武進區人社局已在“武進職業技能培訓”微信小程序上線AI專項培訓課程報名通道,計劃全年培養1000名能夠直接上崗的人工智能應用開發工程師。后續,江蘇移動人工智能實訓基地將進一步發揮政企校協同優勢,匯聚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和高校學者等多方力量,共同構建領軍人才培養新模式,培育面向未來城市發展的“戰略人才”“科技人才”,共同為常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