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人工智能 >> 正文

大模型飛速發展 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將加快

2025年1月13日 07:48  中國證券報  

1月6日,2025(第十五屆)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杜廣達在會上表示,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一日千里”,要加快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專家認為,人工智能發展將帶來智能終端變革,賦能制造業與服務業發展,深刻影響產業與生活。伴隨大模型的發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將加快。

產業高速發展

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取得顯著成績。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尚冰介紹,2024年,我國完成備案并上線提供服務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接近200個,注冊用戶超6億;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專利申請量超過3.8萬件,居世界首位。國內開源社區持續壯大,開源鴻蒙項目吸引了340余家生態單位共建。

2024年,我國綜合算力水平實現有序提升,全國統一算力服務大市場加快構建。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陳家春表示,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已全面實現20毫秒時延保障能力,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算力互聯互通和運行服務平臺依次上線,標志著我國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和區域協同發展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未來隨著算力網絡協同發展的標準規范體系不斷健全,算網融合能力持續提升,全國統一的算力服務大市場將逐步形成。

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方面,杜廣達表示成效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智能芯片、開發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全國5G基站突破400萬個;三是融合應用不斷拓展,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累計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72家中國企業入選全球燈塔工廠,占全球的42%,有力推動了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當前,人工智能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加速迭代,為互聯網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杜廣達說。

賦能實體經濟

隨著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制造業、服務業等將迎來變革。“人工智能將重新定義手機、電腦等產品。”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會上稱。

結合人工智能技術,AI手機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翻譯各類語言、處理圖片。AI眼鏡搭載攝像頭和傳感器,可以幫助用戶快速查詢信息,并開展智能識別等操作。

鄔賀銓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對終端產品進行重構,預計2025年或2026年會出現終端產品換代潮。

專家表示,人工智能與汽車產業加快融合,智能座艙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標配;人工智能與衛星產業融合,可以提升衛星遙感應用的動態感知能力和分析研判能力。另外,人工智能可以在供應鏈優化等場景發揮作用,提升運營水平。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式將迎來變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魏凱稱,作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座,大語言模型的進一步發展很難再依賴于規模的擴展,會更重視推理能力的增強。

同時,算力結構將發生改變。魏凱表示,到2027年推理算力在國內AI算力架構中的占比將大幅提升。“互聯網公司將更加注重大模型的推理能力,通過優化推理能力降低高昂的算力成本,提升大模型效率。這有利于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商業化落地。”魏凱說。

提升綜合實力

杜廣達表示,我國將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結合自身優勢,挖掘算力、算法、數據潛力,融入并壯大人工智能產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夯實發展底座,圍繞算力、算法、數據等底座技術,加大創新攻關,推進軟硬件適配,構建從智能芯片、算法框架到大模型的全棧式產業鏈。二是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編制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推進路線圖,促進深度融合應用。三是優化發展環境,加快關鍵急需標準研制,推進人工智能跨行業、跨領域標準協同,推進標準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應用推廣。四是深化國際合作,深入踐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支持知識、技術、人才跨國流動,共促人工智能賦能實體經濟。

為持續鞏固提升人工智能產業綜合實力,尚冰建議,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大模型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加強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6G等前沿技術布局。同時,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經濟轉型,拓寬行業發展空間,積極參與“人工智能+”行動,探索大模型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落地應用。

編 輯:高靖宇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中國信通院湯立波:“5G+工業互聯網”已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
精彩專題
2024通信業年終盤點
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
2024年度中國光電纜優質供應商評選活動
2024全球6G發展大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人妻 日韩 欧美 综合 制服|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综合五月天|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视频 |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成人久久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