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在上海舉辦。在27日召開的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生態論壇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作題為《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的主題演講。

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論述,堅持網是基礎,云為核心,準確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將人工智能作為企業戰略的重要內容,形成“1+1+1+M+N”的人工智能發展布局,以打造中國電信第一科技“息壤”為標志,構建了天翼云智能云能力體系,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
柯瑞文介紹,中國電信在探索科技型企業轉型的過程中,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在網絡、國家云建設、基礎大模型研發、量子、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今天,中國電信重點介紹應用方面成果。中國電信突出應用導向,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場景,形成了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的豐富實踐。中國電信率先從內部應用做起,圍繞云網運營、客戶服務、渠道營銷、科技研發和企業管理等21個重點領域,打造形成160余個AI應用,促進企業降本提質增效。在內部應用基礎上,加速向外部拓展和推廣,面向工業、應急、教育等行業研發80多個行業大模型和20多個智能體應用,服務行業客戶超2萬家,聯合30多家央企打造AI+應用標桿,如中國電信與中國物流、中國中車、中國石化等央企,在國資委指導下,共同推動AI生態建設。中國電信設立了首個國資央企“AI+”行動示范基地,高質量承辦了中央企業人工智能特訓班,搭建高水平交流互鑒平臺。
柯瑞文指出,在自身實踐和服務廣大客戶的過程中,在與產業伙伴的合作和學習中,中國電信逐步形成了對于傳統企業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的幾點規律性認識:
一是人工智能應用不是簡單的數字技術轉化,推動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將對企業運營模式帶來顛覆性變革。傳統企業特別是非數字原生的大型企業,流程場景復雜、生產模式相對固化,需要企業上下積極轉變思維模式與工作習慣,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審視自身產品、組織與流程,并通過創新性的工作方法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二是人工智能應用不斷深化、進入企業生產的核心環節,對服務供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AI的規模應用不僅需要智能、綠色、安全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支撐,更需要一支既懂AI又懂行業的專業隊伍圍繞場景需求進行深度挖掘,并與客戶聯合開展數據、模型、創新應用,共同解決人工智能“用在哪、用什么、怎么用”的問題。中國電信在推進內部應用的過程中,將兩者很好結合,堅持核心業務、核心流程、核心能力自主掌控,突破關鍵卡點。三是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催生新業務新模式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安全風險挑戰。算法、數據、倫理等多元化安全風險日益顯現,成為產業共性問題,迫切需要構建從基礎設施、數據到模型以及應用的端到端安全保障體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中國電信和用戶在合作過程中發現,大家在認同人工智能會帶來巨大變革作用的同時,也存在對其能否守住底線、防范風險的擔憂。
柯瑞文強調,當前,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特征更加明顯,已經開始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今年是人工智能規模應用的元年,中國電信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趨勢,全面擁抱人工智能,推動企業戰略由“云改數轉”向“云改數轉智惠”升級。中國電信將以戰略升級為契機,深入打造第一科技“息壤”,加快天翼云作為國家云向智能云發展的步伐,提升體系化AI服務能力,強化安全保障,加大開放合作,為經濟社會提供智能云服務,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
一是打造“算力+平臺+數據+模型+應用”一體化智能云服務體系,更好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中國電信將以“息壤”智能云能力體系為基礎,打造優質、靈活、高效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多層次、個性化AI需求。
提供算力服務,打造大容量、低時延、高速無損的新一代智算網絡,支持用戶便捷入算,實現算間高效傳輸;發揮云網融合優勢,推動算網深度協同,通過智能云,實現對跨域、異構算力資源的靈活調度,為客戶提供一云多芯、分布式、可便捷獲取的智算服務。
提供數據服務,持續匯聚視頻、音頻、文本等多模態高質量數據,優化具有“采存管算、標訓推測”能力的星海數據中臺,為客戶提供數據集和標注服務,大力支持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建設,推動數據開放運營,助力各類企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和全社會數據要素高效流通。
提供模型服務,進一步提升星辰基礎大模型的核心能力,積極引入第三方基礎大模型和各類行業大模型,一站式滿足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的大模型選配、應用場景創新等多樣化需求,加快推進模型服務更加普惠。
提供應用服務,圍繞政務、交通、制造等領域,與客戶共同挖掘高價值場景、明確應用導向,提供高效的集成交付和運營服務。今天,中國電信將發布智能體即服務(AaaS)、終端即服務(TaaS)等創新成果,助力AI普惠服務。
中國電信將以開放心態,整合合作伙伴的各種優質資源和能力,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端到端“一攬子”解決方案。同時,中國電信也將開放網絡、算力、模型、應用等能力,供合作伙伴和客戶調用、集成。在此過程中,中國電信將面向客戶提供“三個一”的服務保障,即打造一批開發工具,提供便捷的開發方式和完善的開發環境;建設一支交付隊伍,提供覆蓋全國、貼近客戶、了解客戶的專家型交付服務;形成一套服務流程,提供從需求分析、數據調優、模型訓練、應用開發到上線部署的方法論。
二是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動態防護體系,提升AI安全治理能力。人工智能時代,安全對于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作用更加凸顯。中國電信發揮安全型企業的綜合優勢,在持續夯實云網及數據安全的基礎上,不斷強化模型和應用安全能力,保障人工智能全方位安全。打造大模型基礎護欄并將在國內首次開源,提升中文提示詞注入攻擊防護、敏感信息泄露防護、生成內容合規檢查等能力,有效提高模型抗AI攻擊能力。針對應用安全,打造大模型安全掃描器,形成輸入可防、推理過程可檢測、輸出可控的模型及智能體應用防護體系,保障AI應用的合規、安全、穩定運行。
三是更大力度推進開放合作,構建共創、共治、共享的產業生態。人工智能應用創新與規模發展是基礎設施、技術、資本、場景等多要素融合的結果,需要產業界進一步加大開放合作力度,開展協同創新。中國電信將持續加大云網、算力、數據、模型的開放力度,基于國產算力AI開發者社區——魔樂社區,賦能合作伙伴高效開展AI應用創新。中國電信將聯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發布“工業+AI”智算一體化服務平臺,共建工業智能應用創新生態。將強化技術與人才合作,持續推進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共同突破AI算法、數據庫等前沿技術。定期舉辦天翼云息壤杯大賽等活動,加快培養AI人才。將強化資本合作,聯合合作伙伴成立AI投資聯盟,圍繞大模型技術、產業應用場景等開展產投協同,加強資本與AI產業發展互促。將強化協同治理,深化與ITU等國際標準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發揮WBBA的引領作用,積極參與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規則的制定,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健康有序發展。
柯瑞文談到,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中國電信高度重視并不斷加大在上海的人工智能布局力度。中國電信將加快“智云上海”建設,從“全城上云”到“智惠全城”,為城市數智化轉型筑牢堅實底座;將持續加大在滬科研投入,依托在上海設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與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AI前沿課題攻關,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全力支撐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設。
最后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愿與各界伙伴進一步聚力合作,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邁上更高水平,讓智能紅利更好惠及千行百業和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