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科環保(301175.SZ)迎來了上市三周年。作為中國科學院控股體系內唯一環保雙碳領域上市平臺,中科環保自登陸資本市場以來,始終高舉“環保科技國家隊”的大旗,將“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的理念貫穿發展始終,主動踐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在科技創新、業績提升、打造綠色能源價值鏈等方面不斷發力,并在行業供熱革命與股東回報領域樹立了行業標桿。
記者梳理了三個關鍵數據,來解讀中科環保上市三周年交出的答卷。
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22.79%
上市以來,中科環保資產規模和業績均駛入強勁增長軌道:相較于2021年,總資產從45.57億元到74.90億元,增長到1.64倍;凈資產從18.60億元到39.13億元,增長到2.10倍;歸母凈利潤從1.73億元躍升至3.2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2.79%位于行業前列。
企業的發展最重要還是取決于其戰略發展的頂層設計,從中科環保這三年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能取得如此增長還是與其戰略定位、發展方向以及最終落地程度息息相關。
作為國企上市公司,中科環保始終聚焦主業,其垃圾處理能力從2021年11250噸/日翻倍至20900噸/日。產能擴張帶來綠色能源核心運營數據全面躍升——相較于三年前,2024年垃圾處理量增長59%至394.06萬噸,上網電量增長63%至10.07億度,供熱量更是增長近100%至175.45萬噸。綠色熱能的創新拓展給公司帶來了可觀收益,同時也有效對沖了國補退坡風險并改善現金流。
并購方面,中科環保先后落地衡陽、石家莊、晉州并購項目,另有棗陽、貴港、平南項目并購推進中,其中石家莊項目并購后首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約5000萬元。持續不斷的并購項目落地以及成熟可復制的并購整合模式在給公司輸送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增厚了公司整體業績。
創新方面,作為中國科學院控股體系內企業,中科環保是業內少數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憑借深厚技術底蘊與先進的技術研發能力,中科環保在先進爐排技術、ACC智能化應用、低溫余熱利用、煙氣凈化領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2024年新簽裝備合同額2.3億元位于行業前列,其中包括5臺套自主研發的“千噸級”核心裝備供貨。
此外,記者關注到,中科環保也在持續探索“垃圾焚燒+綠色電力”“垃圾焚燒+綠色天然氣”等多元業態,其旗下多個項目具備為周邊區域提供穩定的綜合性綠色能源的能力,與舍得酒業合作的沼氣提純生物天然氣項目入選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中國白酒行業唯一入選案例,與星際榮耀的跨界合作涵蓋了綠電、綠熱、綠色LNG、綠色甲烷、中水、除鹽水等清潔能源支持,開創了中國首例環保與商業航天跨界融合的綠色樣本。
目前,中科環保的萬得ESG評級為A,綜合得分在萬得環保III行業143家企業中排名第二,環境、社會等維度得分均領先同業。通過構建綠熱、綠電、綠色天然氣等多元化綠色新能源供給體系,中科環保率先完成了從“市政環保企業”向“綠色能源科技企業”的戰略躍遷,通過對傳統垃圾焚燒產業的綠色價值重構,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持續引領行業綠色升級。
供熱比44.52%行業領先
當前我國垃圾焚燒行業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存量優化、高質量發展階段,供熱可提升垃圾焚燒企業盈利能力,改善現金流,已成為行業內企業的轉型共識。而中科環保正是這場行業變革的領跑者——其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先發布局綠色熱能,并逐步形成國內最大的綜合性綠色熱能中心之一,在業內具有顯著的差異化競爭優勢,2024年供熱量175.45萬噸、供熱比44.52%均位于行業前茅。也許是受中科環保成功案例的啟示,近年來瀚藍環境、三峰環境、旺能環境、永興股份等企業均在紛紛加大供熱業務拓展力度。
面對來自同行的競爭,中科環保以精細化管理和區域統籌布局給出答案——依托寧波、河北、綿陽三大核心綠熱片區打造規模化綜合性綠色熱能中心,并在廣西、湖北、湖南、遼寧、云南、山西等重點項目增強市場覆蓋,通過管網+移動供熱的復合模式積極拓展工業與民用供熱,緊抓行業整合機遇,發揮片區協同效應,織就高效穩定的綠色熱能供應網絡,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現金分紅4.27億元,不忘國企初心
作為國有環保上市企業,中科環保積極響應新“國九條”、市值管理指引號召,以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高達4.27億元,2024年現金分紅比例達到61.96%,在行業內及A股全市場均處于靠前位置。
此外,中科環保在其發布的五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中明確承諾,在符合《公司章程》利潤分配政策的基礎上,2024-2028年度每年現金分紅均不低于年度合并報表歸母凈利潤的60%。分析人士表示,考慮到公司的明確分紅承諾和運營項目收益的增長,預期公司分紅派息規模有望穩步提升,保障投資者穩健收益。
三年篤行,中科環保以創新實踐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答卷:持續創造價值,真誠回報股東;矢志降碳減污,守護綠水青山;踐行國企擔當,實現保值增值。未來中科環保能否繼續秉持初心、持續譜寫高質量發展篇章,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