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低空經濟起飛 中國電信發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部長李樂成詳細闡述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六大未來產業重點方向。而這六大方向高度契合低空產業發展。
低空經濟是“十四五”時期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發展低空經濟政策體系持續完善、基礎條件的不斷提升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低空經濟發展正乘勢而飛、前景可期。面對這個萬億級賽道,通信運營商紛紛加大創新投入與產業布局,積極拓展發展新空間。
低空經濟乘風高飛
在日常生活中,從低空外賣、無人機足球,到應急救援、影視拍攝,豐富的應用場景充分彰顯出低空經濟的巨大活力。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位秋表示,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到 2030 年將達 2 萬億元,到 2035 年可能突破 6 萬億元。
我國出臺了多項政策舉措,大力支持低空經濟發展。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概念寫入國家規劃,標志著低空經濟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低空經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低空經濟,明確要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實現安全健康發展。
破局低空通信,構建安全閉環
對于低空經濟而言,通信保障不僅要 “連得上”,更要 “傳得快、算得好”,這直接關系到飛行器安全運行與應用場景順暢落地。
作為通信運營商,中國電信積極推進低空網絡建設。在近日舉行的2025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中國電信率先發布城市級低空安全和服務保障體系綜合解決方案。該方案依托中國電信 “1+1+3+N” 能力體系,以“一網、一平臺、一中心”為核心架構:“一網”統籌低空基礎設施建管運營,“一平臺”構建“可飛、可控、可管、可靠” 的城市低空服務監管平臺,“一中心”提供專業化運營服務。
安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基礎,中國電信升級星瀚低空基礎設施運管平臺、星巡低空服務監管平臺、星云低空飛行作業平臺三大平臺,構建起涵蓋地面起降基礎設施、飛行監管和飛行應用全面的低空經濟監管服務體系。
激活場景潛能,助力民生服務
從“空中警察”到“農田醫生”,從“應急先鋒”到“物流小哥”,低空技術正融入千行百業中,中國電信也正以場景創新助力民生服務提質增效。
低空+大幅提升城市執法與應急響應效率。銅陵市公安局和中國電信依托天翼低空卡合作打造5G警用無人機應用能力,實現5分鐘出警能力,有效提升了執法效能。
低空+實時監測,促進生態保護。在江西萍鄉,通過搭載紅外熱成像儀等先進設備,無人機能夠及時發現森林區域的異常高溫情況,為消防部門提供寶貴的滅火時間。
無人機醫療物資運輸實現高效智能化突破。蘇州電信打造江蘇省內首個5G+泛低空無人機醫療物資運輸項目,自試運行以來,每天約30架次的無人機交替穿梭在醫院總部與各院區之間,運送樣本數達到8000管,較傳統的汽車運輸平均節省時間近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