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樂成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產業含“綠”量在持續提升。電解鋁行業每生產4噸鋁,就有1噸是使用綠電生產的;246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使用的電力有一半以上是綠電……數字背后,是5G基站智慧節能、數據中心技術革新、數智工具跨行業應用等一系列創新實踐的協同發力。
助力基站節能升級
在基站節能方面,運營商研發了多種基站智慧節能解決方案。
中國電信推出了全網統一、云邊協同的4G/5G融合的基站智慧節能網絡化平臺“天翼藍能”,實現跨廠家、跨網絡基站的安全、精準、高效、規模節能,使節能效率和運維效率雙提升,基站能耗和運營成本雙降低;中國聯通通過符號關斷、通道關斷、載波關斷和“深度休眠”等技術,使5G基站閑時功耗大幅降低80%以上;中國移動應用了基于機器學習與區塊鏈的基站側分布式儲能系統,利用儲能算法和智能化儲能控制裝置,統籌規劃儲能實施區域,調控儲能實施時長,實現設備供電方式分時調控。
積極推進5G網絡和基站的共建共享,大幅降低碳排放量。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通過4G/5G網絡共建共享,已累計節約投資超過3700億元,每年節約運營成本超過430億元、節電超過230億度、降低碳排放超過1200萬噸。
打造綠色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作為“耗能大戶”,其綠色化轉型是數字經濟低碳發展的關鍵。“十四五”期間,運營商聚焦技術突破與能源結構優化,通過系統性創新推動數據中心能效提升與低碳發展。
數據中心能效持續優化,制冷技術創新成效顯著。業界廣泛應用列間制冷、背板制冷等近端冷卻技術以及間接蒸發冷卻等利用自然冷源的節能技術,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綠色能源利用不斷擴大。運營商在數據中心部署新能源發電系統,采用多能源協同供電架構,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比例。例如,中國電信加速液冷、AI、間接蒸發冷卻、高壓直流等綠色節能技術應用,打造行業領先的綠色數據中心,累計獲評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達28個,位居運營商首位。
數智技術賦能千行百業降碳
信息通信技術向傳統行業的滲透融合,推動著經濟社會節能減碳和綠色轉型。據測算,每TB信息流量可助力社會減排115千克二氧化碳。世界經濟論壇預測,2030年,各行各業受益于信息通信技術所減少的碳排放量將達121億噸,這個數字10倍于信息通信業自身的排放量。
運營商充分發揮5G、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勢,將綠色能力延伸至工業、農業、醫療、教育等各行各業。
例如,“十四五”期間,中國電信天翼物聯研發AI潮汐節能大腦,首創通感一體AI節能技術,打造綠色節能服務平臺,通過技術向“新”,推進產業向“綠”,不斷增強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賦能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目前,天翼物聯綠色節能服務已在全國超270個地市規模落地,并打造了綠色校園、綠色醫院、綠色機場、綠色社區、綠色機關、綠色樓宇、綠色倉儲等場景標桿,實現年節電量超8000萬度,年降碳2.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