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資本市場經歷了前幾年的低迷后,展現出令人矚目的韌性與活力。紅籌投資總經理兼投資總監鄒奕先生在近期舉行的2025年中策略會上,對宏觀經濟形勢、行業動態以及未來的投資策略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積極展望,為投資者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宏觀經濟:中美經濟向好,為A股提供外部支撐
2025年以來,中美經濟周期日益同步。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消費回升,出口強勁,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美國通脹趨穩,就業放緩,降息預期漸濃,雖然尚未啟動大規模降息,但《大而美法案》帶來的減稅和財政支出擴張,將短期內提振美國經濟。然而,這些舉措也埋下了隱患。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房地產市場底部企穩,對經濟的拖累逐漸減弱。基建和制造業投資持續增長,消費強勁復蘇,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反內卷”改革,效仿十年前的供給側改革,旨在提升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預期,刺激內需增長。可以說,中美經濟的穩健發展,為A股提供了堅實的外部支撐。
微觀經濟:多行業投資機會涌現,創新藥產業迎來“春天”
在微觀經濟層面,鄒奕先生看好多個行業的投資機會,并對部分重點行業進行了深入分析:
創新藥產業: 他尤其看好中國創新藥產業。中國創新藥產業十年間實現跨越式發展,已從跟隨者躍升為引領者,擺脫技術引進依賴,轉向自主創新。未來,國內藥企將由海外授權模式轉向自主研發,并將創新藥推向全球市場。部分領先企業有望成為具備跨國臨床試驗和銷售能力的全球巨頭,帶來豐厚投資回報。
人工智能產業: 全球只有中美兩國具備搭建AI產業全鏈條的能力。雖然中國在高端算力方面暫時落后,但在應用層和算力自主化方面有望實現反超。未來,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未來AI產業的巨大增長點,為中國制造業升級換代提供黃金機遇。
先進制造業:中國制造業正經歷從產品出口到產能出口的轉變,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正在重塑全球產業格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占據產業鏈高端,提升中國品牌影響力。
能源化工行業: “反內卷”倡議抑制了惡性競爭,價格觸底回升,油價下行空間有限,龍頭企業值得關注。
有色及貴金屬: 長期趨勢向上,但短期需關注交易擁擠風險。黃金價格受美元及美國財政赤字影響,中長期看漲。有色金屬供給側受限,需求持續增長,行業趨勢向好。
汽車行業: 進入電動化、智能化并行發展的新階段。投資邏輯主要在于尋找受益于新產品周期或企業改革的企業,關注智能化及機器人領域,以及選擇出口占比高、業績優良且注重股東回報的企業。
公用事業(電力和燃氣): 在市場風格切換下迎來長期配置機會。雖然近期受暖冬、來水及市場化改革影響,板塊表現低迷,但中國用電量持續增長,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也擁有巨大發展空間。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進,電價趨穩,公用事業板塊估值合理,中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環保行業(固廢和水務): 具備紅利屬性潛力。行業由增量轉向存量,資本開支下降,現金流改善,高股息標的將涌現。
投資理念:價值錨定,順勢而為
面對市場板塊快速輪動的情況,鄒奕先生強調其“價值錨定,順勢而為”的投資理念。他認為,不必追求賺到最后一個銅板,在強勢行情中,更重要的是捕捉估值回升的趨勢。他更傾向于均衡型配置,在保持一定倉位、不錯過大趨勢的同時,均衡布局、堅守低估值,做相對“安心”的投資。
鄒奕先生總結道,A股優質公司正在建立成熟的股東回報和市值管理體系,未來有望迎來經營、估值、市值管理三重碩果的收獲。他相信,中國資本市場正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長期投資價值凸顯。中國牛市行穩致遠,未來可期!